close

  參考消息網6月30日報道 英國《獨立報》網站6月28日發表了題為《中國計劃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報道稱,中國近日宣佈,計劃在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併在10年後實現火星的採樣返回。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說,這僅僅是中國探索太陽系的第一步,未來還計劃發射太陽探測器。
  目前,隨著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等私人企業紛紛獲得設計上的成功,美國航天業也許正在經歷一次小繁榮,但仍無法與中國巨額的航天預算和強烈的政治意志相比。
  美國航天局前官員、喬治·華盛頓大學太空政策研究所所長斯科特·佩斯說,中國的計劃“雄心勃勃,但並非沒有可能”。他說,儘管中國的登月計劃獲得成功,但登陸火星併在火星上作業較前者難度要高出很多。
  歐陽自遠說,火星探測的目的是探索火星過去和現在是否存在生命。這也是2012年8月美國“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登陸火星後,科學界一直在努力探求的問題。
  美國航天局承諾,將在2035年之前將一名宇航員送上火星,而中國最新宣佈的計劃稱,將在2040年至2060年實現載人登陸火星。
  美國全國研究委員會最近在一份長達286頁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如果沒有新的國際合作伙伴的幫助,美國航天局就不可能實現這個目標。報告建議將中國作為新的合作伙伴。
  目前來看,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佩斯說,從美國的角度看,中國的“民用航天活動並不是特別具有吸引力”。他認為,在中美政治關係發生變化之前,雙方不會進行載人航天合作。也許,一旦美中學會利用機器代理人共享火星,才會開始更認真地考慮載人航天合作。
  【延伸閱讀】
  英報:NASA擬2035年實現載人登陸火星(圖)
  2014-06-03 11:32:08
  
  人類在火星上行走假想圖(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網站)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參考消息網6月3日報道 自從最後一批探險者離開月球錶面以後,許多人就開始憧憬火星登陸行動了。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5月30日報道,美國航天局(NASA)宣佈,他們打算在2035年把人類送上這顆“紅色星球”。
  NASA首席科學家埃倫·斯托凡在英國各地的一系列訪談和講話中,簡要介紹了該機構在未來20年實施火星登陸計劃的情況。
  近年來,NASA一直在以最終實現載人登陸火星為目標,推進相關項目的進展,包括研製“太空發射系統”重型運載火箭和“獵戶座”飛船。這兩個項目都將成為人類未來登陸火星錶面並重返地球的必要條件。
  斯托凡在位於倫敦的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發表講話說:“科學家只有登上火星錶面,才能確定無疑地解答有關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疑問。”
  她表示,將人類送上火星是NASA的“首要任務”,但是完善所有相關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她確實指出,2035年將是他們的最終目標。
  在登陸火星之前,NASA首先要把一顆小行星轉移到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軌道,宇航員隨後會登上這顆小行星。
  此舉被看成是檢驗火星項目相關技術的一塊重要跳板。
  另據美國《休斯敦紀事報》報道,斯托凡在英國皇家學會表示,NASA並不打算獨自推動火星登陸計劃——他們需要和其他國家進行國際層面的合作。
  斯托凡還表示,首次行動將是一場歷時3年的火星往返之旅,這將拉開人類最終定居火星錶面併在那裡建立殖民地的序幕。
  她說:“我不覺得首批登陸人員有必要留在那裡,但我們應該把他們的行動看成是在打前哨。雖然我們希望為他們創造出返回地球的條件,但這確實標志著人類長期滯留火星的開始。”
  雖然這項計劃恐怕會成為人類最偉大的成就,但斯托凡還是強調說一定要保持謹慎。
  包括私營企業“火星一號”太空發射公司在內的一些機構已經宣稱將在2025年以前實現載人登陸火星,但這些機構尚未公佈任何具有可行性的研發成果。
  與之相比,NASA採取了更為謹慎的做法。
  斯托凡在英國《衛報》的一則報道中說道:“我們希望確保宇航員活著到達火星錶面。對我們來講,這一立場絕對不會動搖。需要完成的工作還有許多,所以我們需要全世界所有太空機構都攜起手來開展合作。”
  【延伸閱讀】
  中國的未來宇宙雄心:飛向深空上火星
  2014-04-04 11:50:01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這是北京飛控中心大屏幕上顯示嫦娥三號著陸器上的相機拍攝的“玉兔”號月球車。新華社記者王建民攝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姬少亭 任沁沁 王文 發自北京
  【編者按】
  在未來的太空中,中國科學家和外國科學家、乃至機器人共同在中國未來空間站的實驗室中工作,他們用不同語言交談,舷窗外是浩瀚星空,月球和火星這兩顆星星上都能找到人類的身影。飛向深空的探測衛星與近地軌道上的太空望遠鏡擦肩而過……
  這不是科幻電影,而是中國頂尖的航空專家們為未來幾十年的太空探索描述的場景。近日,記者採訪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中國的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嫦娥二號和三號總指揮顧問、總設計師葉培建,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梁小虹。透過他們的描述,可以窺見中國航天未來的太空史詩。
  未來空間站
  2020,中國空間站或將成為太空中唯一一個人類的空間站
  到2020年,國際空間站或將退役,而中國空間站將在2020年前後建成。彼時,中國空間站或將成為太空中唯一一個人類的空間站。
  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透露,中國未來空間站將建成多艙段組合運行模式,實驗載荷能力非常強,包括重量、功率、信息提供支持能力都很強。
  張柏楠說:“2020年的空間站將是國家級的太空實驗室。”
  “這就意味著,未來空間站的安排將非常靈活,實驗將非常豐富。”他期待,未來將在實驗層面展開國際合作。那時,實驗室將為具備條件的所有項目敞開大門。
  “中國人,如果有一天能做出‘影響、改變人類’的事,我希望是航天領域率先做到。”“嫦娥”專家葉培建說。
  他說,過去人一百年,我們沒有為人類的變化作出過重大貢獻:飛機不是中國人發明,火車不是,輪船不是,手機不是,互聯網不是。今天中國人說對人類的貢獻,還局限於過去的四大發明。近現代史以來,中國作為一個大國,並未在科技方面、創新領域,為世界做出積極的貢獻。
  “全世界70億人,中國有14億人。我希望未來50年或者以後,中國航天,能對人類生活方式改變產生積極作用很貢獻。”他說。
  全新飛行系統
  天舟貨船是一個全新的系列,研製工作將在2016年前後完成
  為了滿足空間實驗室的這些實驗,必須實現一個很重要的技術:貨物補給。而這一需求將展開一個全新的系列:天舟貨船。
  張柏楠說,天舟貨船的主要任務是為空間站運送物資補給,包括維持軌道飛行的推進劑,航天員的生活物資,還包括其他一些實驗設備。
  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解釋說,貨運系統是我國建成空間站需要突破和掌握的關鍵技術,這一能力,是確保未來空間站在軌長期載人飛行的基本前提。
  他透露,目前設計的貨艙構型包括全密封、半開放、全開放三種。
  發射天舟貨船的,是擁有13噸以上運載能力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這是我國採用新一代發動機的中型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將採用無害推進劑,並將大大提升運載能力。”
  梁小虹表示,中國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進入產業化時代。到2020年,國內將有270餘顆、國外將有460餘顆有效荷載的發射需求。
  中國將在2016年前後完成長征七號火箭和天舟貨船的研製工作,並於天宮二號在執行空間實驗任務期間發射入軌。這一組合將是全新的飛行系統。
  此外,今年,即將第一次進入太空的還有中國首個“太空擺渡車”。
  “太空擺渡車”的名稱是“遠征一號上面級”。這種飛行器能多次點火啟動,滿足不同發射任務的需求,還可以先後把不同“乘客”送到不同目的地。
  梁小虹說,它能夠在軌道轉移、空間碎片清理等軌道服務,在新材料、新技術驗證等空間試驗領域,甚至是未來的探月、探火等深空探測任務等發揮重要作用。
  從地球到月球
  嫦娥五號作為探月三期工程“主打星”,將於2017年左右發射
  正在月球探險的小機器人“玉兔”號月球車,在地球上擁有一大批擁躉。此刻正在月夜休眠的它,也許無法“夢見”它為中國人未來在這顆星球的探索,但新的消息是,嫦娥五號將於2017年降落月球,自動採集月球樣本,帶回地球。
  屆時,中國科學家將首次擁有自己的飛行器帶回的月樣。“那將是歷史性的時刻。”“嫦娥”專家葉培建說。
  當嫦娥三號著陸器和巡視器在月球上安全度過首個月夜,標誌中國圓滿完成探月二期工程。規劃以“繞、落、回”三期的中國探月工程,轉入三期。
  葉培建說,嫦娥五號作為三期工程“主打星”,將於2017年左右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發射。和嫦娥三號由著陸器、巡視器組成不同,嫦娥五號由上升器、著陸器、軌道器、返回器組成。嫦娥五號的任務也“難多了”。
  當前,嫦娥五號研製進展良好,一切都在按照計划進行。
  此時此刻,已成為中國首個太陽系人造小行星的嫦娥二號衛星,日前再次刷新中國深空探測最遠距離,達到7000萬公里,正奔向更遠的太空。
  “不排除飛行過程中有新的科學發現。”葉培建說。
  嫦娥二號預計將於2014年7月突破1億公里。葉培建說,由於嫦娥二號已經是圍繞太陽飛行的小行星,最遠可飛行到離地球3億公里處。
  葉培建說:“中國要發展航天,要搞載人登月。地球是我們的搖籃,但人類終究要走出去。月球是離我們最近的星球,如果月球都走不上去,那還能去哪兒呢?”
  他堅信,將來人類是一定要出去的,我們現在走的正式第一步。“我們比美國、蘇聯登月晚了幾十年,但從人類歷史的發展來說,這個幾十年就是一秒鐘,兩秒鐘。”
  關於人類的月球基地,葉培建說目前有沒有這樣的計劃,但從科學發展的規律和探月的工程技術規律角度分析,要有人能上去,短期停留,終歸要發展到長期拘留,這要給人建立長期能居住的地方。
  火星編年史
  只要必要的財力和決策支持,中國也可以發射一個火星探測器,圍繞著火星“轉”起來,也可以設法“落”下去
  如今,中國已經具備開展無人火星探測的條件。
  葉培建說,這些條件包括可以發射一個火星探測器,圍繞著火星“轉”起來進行探測星球,也可以設法“落”下去。但什麼時候去,取決於國家財力和決策。
  火星作為太陽系內的一顆行星,跟地球的相似程度非常高。有稀薄的大氣層,四季分明,是被科學家認為“有望被改造為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按照目前人類所掌握的技術,從地球上發射的探測器到達火星要用10個月,一次探測要用500天到800天。
  截至目前,人類共進行了40多次火星探測,半數以上以失敗告終。
  張柏楠說,目前整個人類探測火星的遇到了瓶頸,這一瓶頸是技術。
  張柏楠說:“探索是人類的終極目標,如果人類不解決這個瓶頸的話,未來是很可悲的。”
  他說,實際上地球在宇宙的時間里還是很有限的,能夠離開地球,人類才有未來。
  他說,銀河系很多地方我們都不知道是什麼情況。整個宇宙是更加地浩瀚,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
  而這個“未知”就是驅動人類離開搖籃的永恆動力。(參與採寫記者:胡星、閆起磊)
  【延伸閱讀】
  印度小成本火星探測引關註 預算不及好萊塢電影
  2014-02-20 16:00:27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中新網2月20日電 據美國媒體20日報道,印度於2013年年底發射了首枚火星探測器,但引人關註的重點卻是,這次任務只花了7500萬美元(約合4.55億元人民幣),在時間、金錢和材料上均頗為“節省”。
  據報道,就在印度發射了“火星飛船”(Mangalyaan)探測器的幾天之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發射了自己的火星探測器MAVEN。NASA的任務花費了五年時間,耗資6.71億美元。
  相比之下,印度的火星探測任務的預算只有好萊塢花在去年上映的太空大片《地心引力》(Gravity)上的四分之三。這部影片的資金投入為1億美元。
  印度班加羅爾的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先進科學研究中心的太空科學家兼教授羅達姆•納拉辛哈說,“這次任務是印度低成本工程的一大勝利。”
  納拉辛哈說,“我們如此出色地用這麼少的資源做了這麼多事情。我們正成為集多項先進技術於一身的成效最高的全球中心。”
  印度的火星探測衛星重約1.4噸,攜帶了五台用以尋找甲烷信號的設備。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負責人K•拉達克裡希南(K. Radhakrishnan)接受採訪時說,“我們是在用一種與眾不同的低成本創新方式來完成一項非常複雜的任務。 但是,這次任務在技術上是經過合理構思和設計的。”
  報道指出,由於印度人口眾多又資源貧乏,創造性地用低成本完成任務已經成為這個國家的“強項”。印度製造了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車(2500美元)、世界上最便宜的平板電腦(49美元),甚至是像踏板車驅動的麵粉廠這樣的更為奇怪的東西。
  此外,印度的年輕技術人員充足,有助於把人力成本控制在預算的15%以下。印度的火星探索團隊由2500人組成,平均年齡為27歲。印度初級航天工程師的工資大約是每月1000美元,還不到西方同類工程師的三分之一。
  儘管非常划算,但許多人認為,在連清潔飲用水和廁所等基本的生活必需條件都缺乏的印度,太空探索活動是一種浪費。批評人士強調,印度還有很多人每天晚上餓著肚子睡覺。他們譴責說,火星探測任務純粹是為了炫耀。
  科學家們卻說,空間探索和扶貧並不矛盾。太空科學家納拉辛哈說,“如果火星探測項目的7500萬美元平均分攤給每一個印度人,也只夠他們用這些錢每三年在路邊買一杯香料奶茶。我想,即使是最貧困的印度人也願意放棄自己的奶茶,選擇讓自己的祖國把火箭送上火星吧。”
  【延伸閱讀】
  英報:“白蟻機器人”可幫人類建火星基地(圖)
  2014-02-15 14:34:56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發明的“白蟻機器人”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參考消息網2月15日報道 它們像巴布工程師一樣勤勞,又具備蟻群一樣的社會智力。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發明瞭一種可自行組織活動的“白蟻機器人”,無需任何監管和詳細指令,它們便可建造塔樓、城堡和金字塔。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2月13日報道稱,人們希望,有關這種可彼此合作的機器人的研究是向未來讓自動化機器人在地球甚至其他行星上建造真實建築物邁出的一小步。研究人員說,他們先向“白蟻機器人”傳達工作完成時成品的總體情況,然後就讓它們開始工作。
  機器人獲得的所有指令都來自紅外線和超聲波傳感器以及決定要停下來還是繼續的簡單的“交通”規則。它們還知道何時要舉起磚塊、磚應該壘在哪裡以及如何避免發生碰撞,甚至還知道怎樣借助梯子爬到高處。
  報道稱,雖然這些機器人只有6英寸(約合15釐米)高,建築用的磚也都是由輕質泡沫做成,但它們的能力給發明它們的科學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未來或許可以利用類似的自動化機器人為人類建造完整的建築物,尤其是在一些人類難以開展工作的危險環境下,如在地球上建造地震庇護所和水下住所,在月球或火星上建造基地等。
  美國哈佛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拉迪卡·納格帕爾說:“我們從白蟻那裡獲得的主要靈感是,群體可以在沒有監管的情況下從事一些十分複雜的工作。”
  報道說,白蟻的建造能力早已讓科學家感到驚訝。數百萬的白蟻可合作建造8英尺(約合2.4米)高的土墩。每一個土墩內部有複雜的通道和通風井系統。與人類建築師不同,白蟻不需要詳細的施工方案,而依靠的是一個叫做“共識主動性”的過程,這是一種隱性的交流過程。每個個體觀察彼此與環境互動的信息,然後“智能化”地進行後續活動。
  可自行組織活動的“白蟻機器人”採用了相同的原理。與其他工作機器人(如汽車工廠里的機器人)相比,這種機器人不需要中心控制者和彼此交流的複雜系統。每一個機器人擁有一對輪子、一隻起重臂和一個彈簧爪。它們借助紅外線傳感器來感應磚塊上的黑白式樣,導航則依靠聲吶系統。
  報道稱,只需兩種規則即可確保建築項目不陷入混亂。一種規則決定著機器人的下一步行動,這種規則適用於任何在建建築物;另一種則由許多“交通規則”組成,不同的規則適用於不同的建築物。
  研究團隊成員、哈佛大學維斯生物工程研究所的賈斯廷·韋費爾博士說,這種系統的一大優勢是,它不依賴於固定數量的個體之間的協作。韋費爾說:“單個機器人發生故障,其他的可繼續工作。不存在一個要素出問題則整個工作都無法繼續的情況。”
  【延伸閱讀】
  美媒:“機遇”號發現火星有水新證據
  2014-01-25 12:38:42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這張美國航天局2011年8月10日公佈的圖片顯示的是“機遇”號火星車拍攝的“奮進”坑邊緣。 新華社發
  參考消息網1月25日報道 外媒稱,古老的火星可能比科學家原先設想的更適合生命存在。
  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1月23日報道,“機遇”號火星探測器發現了一個名為“奮進”的巨大隕坑附近在40億年前曾有地下水流過的證據。
  研究人員在1月24日一期的美國《科學》周刊上說,與“好奇”號探測器最近在蓋爾隕坑發現的遠古湖泊相似,曾經在“奮進”隕坑內存在的水也適宜微生物生存:不太酸也不太咸,適於細胞繁殖。
  “在火星兩個完全不同的登陸點,我們都發現了這樣適宜的富水環境的證據,”“好奇”號項目成員、加州理工學院行星地質學家貝薩妮·埃爾曼說,“這充分表明生命曾有可能普遍存在。”
  十年前與“勇氣”號一起登陸火星後,“機遇”號就開始尋找利於微生物生存的水的跡象。
  這次,“機遇”號用相機等工具在“奮進”隕坑內對岩石的組成成分進行了測量。
  土壤的礦物質還顯示了另一個利於生命存在的條件:一種不會導致大量生鏽的古老水的化學成分。
  這一可能的適宜生存點只是“機遇”號在“奮進”隕坑發現的有水存在的證據之一。在古老岩石之上的更年輕的砂岩中也有水存在的證據,不過其酸度更高,不那麼利於生物生存。
  埃爾曼說,儘管隨著時間的推移,“奮進”隕坑的環境變得越來越不適於生存,“但仍有水從這些岩石中流過的痕跡”。
  這次新的分析距“機遇”號2004年1月24日登陸火星恰好過去了十年。“我簡直不敢相信這個探測器還在工作,”華盛頓大學行星地質學家雷蒙德·阿維森說,“不過這是個很好的美國製造的機器,就像1948年的雪佛蘭。”  (原標題:中國擬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引美國關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w18fwow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